感知“立春”之趣 探寻节气之美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二年级四班开展学生德育课程之节气课程

发布单位:附属小学发布者:李霞发布时间:2023-02-21浏览次数:75

       始而有终,万象更新。冬从昨夜去,春自今晨来。202324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代表万物起始,万象更新之义,承载着中国人美好的希冀。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受节气的气候变化,了解节气习俗,感受和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丰富德育课程建设,二年级四班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立春”节气课程实践活动。让我们与他们一同品味“立春”魅力,探寻节气之美吧。


关于“立春”

       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只能是说进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的冬天。对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距北回归线越远,进入春天越迟。


       节气三侯

       古代一些著作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

       立春一候“东风解冻”

       立春二候“蜇虫始振”

      立春三候“鱼陟负冰”


       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节气习俗

       春耕:春耕秋狩,周礼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并举行祭祀句芒神的仪式.

       打春:民间扎春牛,用鞭打之,谓之打春。

       春社:民间游行舞龙,糊春牛,祭祀社神,并占新春气候,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春游:民间要踏春,妇女戴春胜。

      咬春:要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


“立春”

       春天象征着美好与希冀。一年之计在于春,孩子们拿起纸笔,用图画勾勒春之美,描绘春之韵,表达自己的向往与憧憬。



“立春”

       立春之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植物、蔬菜发出嫩芽,孩子们和家长共同体验春饼的制作过程,享受着吃春饼的乐趣,在活动中他们不仅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也体会了父母的辛劳!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歌颂春天的诗词数不胜数。孩子们诵读有关“立春”的诗句,品味诗词中的节气。


       又是一年春好日,立下一年好光景。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遗产,学校通过开展节气课程,传承传统文化,融合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在实践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促进学生品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