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万物生 文化润童心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一班开展学生德育课程之节气课程

发布单位:附属小学发布者:李霞发布时间:2023-03-21浏览次数:37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春分的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春分时节,我国民间有踏青、放风筝、吃春菜、送春牛、立蛋等习俗。每至春分,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此时也是早稻播种期。春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字便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精神风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春分的历史由来,感受节气文化的独特魅力。结合学校开展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一年级一班以春分万物生,文化润童心为主题,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主题实践活动。



雅言诵春分

       春分如约而至,时间,由此进入了春天的地界。从来没有哪个季节赢得过如此浩荡的歌咏。五千年的春天,一直就在平平仄仄的诗行里踯躅春山春水,春风春雨,春草春花,春日春泥,春夜春心,春社春耕.....如此繁复的春之词汇,恍如洞开一个春天的语言世界,葳蕤出一片古老诗意。杨柳青青,春风已暖;芳草萋萋,春光灿烂;书声朗朗,志气昂扬。孩子们通过查阅、诵读有关春分的古典诗词,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徜徉在诗词之中,读出希望,诵出未来。



执笔绘春分

       堤坝上有兜卖风筝的小贩,他们在预售春天。孩子们以笔传情,以画言志,聚春天万物的力量。或挥笔勾线,或泼墨涂色,一幅幅图画承载着他们丰富奇妙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生动诠释出他们心中春分的模样。



童声颂春分

       草木复苏,桃红梨白,暖暖春光,鸟语花香,一首首春天里的歌在春风中静静飘扬,孩子们也伴随优美的旋律,开始属于春天的歌唱,清脆稚嫩的童声婉转悠扬,孩子们在歌声里寻觅春分的气象。


       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祖先广博智慧的世代传承,它以自然时序提示、服务着我们的生活,带来传统文化的温暖与智慧。学校以传统文化为基,筑全面发展之楼,把优秀中华文化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田,培养富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孩子快乐成长、综合发展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