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时,月圆中秋到。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拜月节”等。“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而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乃秋粮收获之际,这夜月亮如玉盘,明亮洁白,比其他月份的满月都要更大更圆,此夜亲友团圆,共赏月色。古往今来,中秋节承载着天下游子的思乡念亲之情,更包含着人们希冀丰收、祈盼幸福的美好愿望。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体验中秋节团圆的热闹气氛,我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
童言童语讲中秋
中秋节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间习俗。瞧!孩子们用纯真生动的语言讲述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与中秋有关的故事传说,他们绘声绘色,描述着浪漫奇幻的情节。童言童语讲中秋故事,说节日习俗,让孩子们从典籍传说里,从历史沉淀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韵味和不朽魅力。
诗词歌赋诵中秋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在中秋之夜望月怀人,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他们勾勒着万物清丽的美景,如刘禹锡笔下的月色,美得“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张若虚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是壮阔雄浑;同时,他们也抒发着浓厚悠远的情感,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感,有白居易“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悲凉哀愁,也有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孩子们的声音童真稚嫩,共同诵读着富含中秋韵味的诗词,他们浸润在诗情诗境中,从古典诗词中汲取着营养。
圆圆月儿绘中秋
孩子们拿起画笔,绘制着他们心中的中秋。他们的作品色彩绚丽,线条流畅,富有想象力。画纸上,可爱生动的玉兔蹦蹦跳跳,美丽迷人的嫦娥在月色中起舞,花灯接连映照,金黄月饼飘香......
月是故乡明,情是中秋浓。此次活动让一年级学生加深了对中秋节相关知识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更增强了师生的民族自信与自豪感。
天上皎洁月,人间团圆情,在此,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全体师生恭祝大家中秋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