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理想,
爱国是情感,
爱国是责任,
爱国更是持之以恒的行动!
为了进一步加强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过程中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引领,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人生观,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2024年6月28日,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办了兰州市第二十六期“名师大讲堂”。活动以“‘全’视域下,多元融创提升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质量的成果汇报”为主题,通过课例展示、分享交流、学生成果汇报、沙龙研讨、专家讲座等几个方面展示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在活动育人、学科育人、思政育人等方面探索的成果汇报。本次活动由兰州市教育局主办,兰州市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组织实施,王颖金城名班主任工作室承办,杨淑英名师工作室、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安宁区小学思政学科教研基地校联合协办。
本次大讲堂是一次以问题为导向,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与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相互融合,构建育人新模式的成果汇报。杨淑英金城名师工作室、王颖金城名班主任成员,兰州“三名人才”工作室及西北师大附小、安宁区小学思政学科教研基地校及安宁区部分教师参加了活动。王颖、陈瑞玲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前,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冯海发表了致辞,对前来参加活动的专家、老师表示欢迎,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课例展示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颖金城名班主任骨干成员杨丹妮执教的主题班会《弘扬优秀家风》,从初识优秀家风、探寻优秀家风、传承优秀家风、弘扬优秀家风四个板块,到唤醒、激活、厚植的沉浸体验式课堂模式的实践,给学生搭建了从了解到认知、从认知到共情、从共情到情感内化的育人平台,让孩子们的使命感在倾听中体验、在交流中体悟、在生成中具象成生活中一份“责任”、一种“担当”。可见充分发挥好班会课这一育人主阵地的作用,既可以让学生成为家校互助的纽带,在构建两者良性关系的基础上,让“家风家训”在仪式感满满的课堂展示过程中,“传承”内化于心,厚植于孩子们的行为中,同时又唤醒了他们努力成长,未来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的决心。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颖金城名班主任骨干成员梁丹婷,执教了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整节课梁老师以“喜欲狂”为主线,以诗中地点“多”为抓手,结合史实、补充杜甫在这一路上写下的多首诗句,引导孩子们在一次次诵读、研读、品读的过程中,和陆游一同行走在这样一条辗转不易的回家之路上,在“悲喜交加”的情感转换中感悟到的不就是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刻骨的民族气节吗?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行为的外显与爱国精神的交融与升华,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诗词歌赋的世界里穿梭、在孩子朗朗的吟诵间具象、在与时代的共鸣中共情。当爱国与语文课程遇见后的融合,育人的力量在发挥学科优势的创新中,成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让爱国主义教育润物于无声、厚植于无形之处。
分享交流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颖金城名班主任骨干成员孔燕子带来微分享《以文化人,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家精神中提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孔老师的交流中我们能看到她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既勤于“授业”“解惑”,也善于“养德”“润心”。在她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更是坚持以文化人、以意动人,让课堂有情境、有情感、让育人有意思、有意义。可见,教育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爱国精神传递给学生,更有利于培养他们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矢志奉献的责任心。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德育处主任、大队辅导员王蕾,做了主题为《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的经验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在王蕾主任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在全视角、全过程视域下,在多学科、多平台、多渠道、多措并举的实践研究中,有利于将爱国主义精神具象化,更有利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走深走实。
学生展演
下午,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红军叔叔您听我说》系列组诗的展示。孩子们用灵动的眼神、真挚的情感为大家讲述了陈红军、杨靖宇、雷锋以及长津湖战役中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跟随孩子们清澈而明亮的声音,大家一起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重温红色记忆,汲取红色力量的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的意义。
沙龙研讨
沙龙中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在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自己如何确定教学点、探寻融合点、落实育人点、提升成长点的整个过程。
接着由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专职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高欣茹,交流了自己在认真研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同时,如何挖掘语文、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元素的融合路径,并开展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的探索过程。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杨淑英结合课例展示、交流分享、学生成果展示,从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与学科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及在小学阶段落实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路径与策略三个方面与大家做了分享交流。她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她强调,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厚植,要落实在课堂、转化在日常、成长在平常。要积极营造育人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的晕染中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对中华文明认同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他们做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名班主任分享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金城名班主任王颖带来了《依托多学科融创方法提升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质量的实践汇报》。她首先按照目标确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的研究思路,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工作室在本次研究中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过程方法、主要特色与创新以及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次,她通过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美术课程中开展融合案例的展示,对在教育教学的日常中依托多元支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势的分析,学科特色与情感价值观融通的教学目标设定,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取得成果等方面的分享,让大家清晰的认识到依托学科融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本次活动,更加清晰的印证了在小学阶段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梯度、有序列、有策略的与各类学科特色相融通,与活动实践相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措并举、“三全”共育的方式,对于唤醒青少年与生俱来的精神基因,积淀出最深层、最持久、最赤忱的民族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学校,我们将继续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深入、持久、生动的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加规范,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家国情怀更加深厚,品德修养更加高尚,知识见识更加广阔,综合素质显著提升。